2025年7月2日,南通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葛重兵、秘书长祁学华、《南通法苑》编辑部主任孙杨一行赴正余镇调研产业链法学服务站,正余镇党委书记王思参加调研。
葛重兵一行参观了机器人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,听取了产业链法学服务站服务、运行情况介绍。认为正余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学会工作,工作思路清晰,组织协调有力,运行质效良好,企业评价积极,相关工作在镇级层面走在海门乃至南通前列。葛重兵还鼓励大家,认真贯彻中央省市188体育综治中心建设、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的要求,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,进一步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,进一步发挥广大法学会会员、特别是法学专家作用,切实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党委政府最关心、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,以高效履职向党委政府、人民群众交上高质量的时代答卷。
党委书记王思汇报了产业链法学服务站相关情况。一是锚定法治护航,服务站点“链”上扎根。2024年,镇法学会工作站联合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江苏联佑律师事务所、王浩基层法律服务所,设立我区首家产业链法学服务站。服务站工作人员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咨询、纠纷调解、普法宣传等家门口的法律服务。区法学专家每月至少一次“下基层、听意见、解难题”,先后帮助“链”上企业解决多个法律难题。
二是发挥预防效能,法律服务“链”上深耕。每周三下午,6名专职律师等轮岗值班,为园区企业和职工提供普法宣传、现场咨询、法律援助、矛盾调解等基础法律服务。积极推广“码上问”微信服务,扫码实现微信联系,提供24小时法律服务,做到“企业吹哨、服务报到”。安排“律师+司法干警”为链上企业提供“一对一”法治体检服务,以实际行动鼓励企业抢抓发展机遇,助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追赶超越。
三是传承“枫桥经验”,矛盾纠纷“链”上清零。发挥政治方向坚定、专业基础扎实、服务意识强烈等优势,主动帮助园区企业把牢合同关,确保园区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保障。2024年,共为园区18家企业审核合同21份,提出修改建议32处。传承和发扬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,帮助企业和员工厘清各自责任边界,达成相关补偿协议,保障职工及时拿到相关补偿。法学专家现场办公,带队开展调研活动,查清问题症结,提出权威结论,帮助当事人转变观念,支持企业发展,用辛苦指数换取企业“满意度”。四是深化法治实践,服务成果“链”上绽放。与南通大学法学院签订《法治实践基地战略合作协议》,邀请法学院专家深入企业调研、参与法律咨询、法治体检等活动,听取企业真实声音,解决企业实际困难,丰富学校课题内容,实现校地双方共赢。向区法学会申报课题《乡镇(街道)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以及出路——以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为例》,被区法学会确定为良好。联合市场监管、税务等部门开展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,防止检查过多,提升执法精准,避免多头监管,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。2024年,镇入企执法检查减少18%,降幅位于全区前列。
下阶段,正余镇将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精神,持续发挥优势,持续做好“产业链+法律服务”,持续将服务触角向工业、服务业、农业等重点领域延伸,持续营造优质高效的法治环境,为推动“机器人特色小镇”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治服务。